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新三板”即将扩容到全国的消息,一个多月前,就成为金融界的热门话题,周六这只靴子终于落地。国务院正式对外发布《关于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关问题的决定》,股份转让将突破现有国家高新区限制,扩容到全国所有符合条件的企业。那么什么是新三板呢?相比主板、创业板,“新三板”的门槛“有点低”,它仅要求企业存续满两年,完成股改;主营业务突出等。同时,对于主板上市动辄1000万元“打底”的成本来说,“新三板”100万元左右的成本,也让中小企业“怦然心动”。门槛低、成本低、审批时间短成为“新三板”对中小企业的最大诱惑。
《国务院决定》发布之前,申请到全国股转系统挂牌的公司仅限于北京中关村、天津滨海、上海张江、武汉东湖等四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股份有限公司。决定发布后,扩大试点之全国的条件已经具备。待证监会和全国股份转让系统的相关规则正式发布后,凡是在境内注册的、符合挂牌条件的股份公司,均可以经主办券商推荐申请在全国股转系统挂牌公开转让。挂牌公司不再受高新园区的限制,不受所有制的限制,也不限于高新技术企业。该决定意味着管理层态度已明确,且首次明确了“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的法律地位,是继上交所和深交所之后的第三个全国性交易所,“转让系统”正式变身为交易所,新三板将不会再以各地高新园区自有交易系统的形式出现,也不会再有新增的试点园区。
所谓新三板全面扩容,就是可以到新三板转让股份的企业,将由目前4个国家级高新区的企业,扩大到全国所有105个国家级高新区。按照园区扩容速度、企业挂牌速度、平均市值等假设,未来5年,新三板挂牌企业将突破5000家,总市值突破1万亿元。而截至上周,深市和沪市的总市值不到25万亿元左右。新三板的“前身”是中关村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这一系统2006年启动试点,主要是为非上市公司提供有序的股份转让服务平台,不少中关村高科技企业正是在这里获得了及时雨般的宝贵资金,并为自己的腾飞创造了条件。经过6年多的探索实践后,2012年8月,国务院正式同意扩大试点,新三板覆盖范围从中关村企业扩容到上海、武汉和天津三地的国家级高新区企业。通过上新三板,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加强了信息披露,提高了规范运作水平,也通过市场检验了自己的经营能力。种种迹象显示,由于满足了中小企业快速融资发展的需求,新三板未来还将以加速度发展。
目前,中国的股票市场呈现倒金字塔结构,从上往下,分别是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和新三板,企业数和融资额也是自上而下逐渐减少,与发达资本市场相比,这是一种非正常的状态。随着新三板全面扩容,将会有更多中小企业进入这个系统进行融资。
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以下简称全国股份转让系统)是经国务院批准,依据证券法设立的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2012年9月正式注册成立,是继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之后第三家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在场所性质和法律定位上,全国股份转让系统与证券交易所是相同的,都是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股份转让系统与证券交易所的主要区别在于:一是服务对象不同。《国务院关于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关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国务院决定》)明确了全国股份转让系统的定位主要是为创新型、创业型、成长型中小微企业发展服务。这类企业普遍规模较小,尚未形成稳定的盈利模式。在准入条件上,不设财务门槛,申请挂牌的公司可以尚未盈利,只要股权结构清晰、经营合法规范、公司治理健全、业务明确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的股份公司均可以经主办券商推荐申请在全国股份转让系统挂牌。二是投资者群体不同。我国交易所市场的投资者结构以中小投资者为主,而全国股份转让系统实行了较为严格的投资者适当性制度,未来的发展方向将是一个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的市场,这类投资者普遍具有较强的风险识别与承受能力。三是全国股份转让系统是中小微企业与产业资本的服务媒介,主要是为企业发展、资本投入与退出服务,不是以交易为主要目的。
全国股份转让系统在职能分工和服务定位上与现有的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市场存在较大差异,是一种功能互补、相互促进的关系。第一,全国股份转让系统主要为创新型、创业型、成长型中小微企业服务,这类企业普遍规模较小,融资金额少。融资方式上目前只允许定向发行,并且严格限定发行对象和人数。从前期试点情况来看,14个月内共定向发行56次,融资总额为10.96亿元,公司单次融资金额平均不足2000万元,涉及的资金量极为有限;第二,全国股份转让系统实行严格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投资者主要集中于产业资本和股权投资基金,这与A股市场的投资者定位存在很大区别,不会形成同一投资群体在市场选择上的此消彼长关系。第三,全国股份转让系统试点范围扩大至全国,拓宽了资本市场的服务覆盖面和渠道,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自由选择在证券交易所上市或全国股份转让系统挂牌,这将有利于减轻A股市场的发行上市压力,缓解A股市场的扩容预期。
如果笼统地说,“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是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从证监会给出的定位来看,这个全国化了的“新三板”主要为创新型、创业型、成长型中小微企业发展服务。财经评论员李犁认为,在外界看来,它现在比创业板更像是中国的纳斯达克。新三板扩容将成为中小微企业的新福音。
全国性的新三板要来了,和普通股民还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个逻辑很容易整理出来。市场里的钱有限,多一只狼就可能少一块肉。对于本来就不富裕的沪深股市来说,这岂不是赤裸裸的“抽血”?对于整个主板的影响,特别是蓝筹股的影响是相对比较小。但是反而会对中小板特别是创业板有一个短期的冲击,未来即使有30倍的市盈率,你仍然有一半左右的无风险收益率空间,整体上而言肯定是有一个过渡期。不过,证监会在答记者问中明确地回应,全国股份转让系统投资者主要集中于产业资本和股权投资基金,不会形成同一投资群体在市场选择上的此消彼长关系。而企业在“去哪里上市”的问题上多了一个选项,将有利于减轻A股市场的发行上市压力,缓解A股市场的扩容预期。从这个角度讲,短期冲击过后,全国股转系统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存在,可能需要我们花更长的时间来观察。
A股上市公司中“新三板概念”的生力军包括三大板块,即券商、参股“新三板”及高新区个股。一、对于券商带来业绩增长。由于股份托管的区域性特点,“新三板”所在地的当地券商相对来说更容易获得当地公司的做市商资格,如兴业证券之于福州高新区、东北证券之于长春高新区、长江证券之于武汉东湖高新区等。二、对于高新开发区可关注创投实力,较大的高新园区首先进入“新三板”,如上海张江高新区、东湖高新区、苏州高新区、成都高新区等,所以上述高新区的相关上市公司,如张江高科、东湖高新(600133)、苏州高新(600736)将因此受益。三、对于参股公司将迎来价值重估。随着“新三板”的扩容,创投企业将获得“新三板”以及“转板上市”两个不同层面的投资机会。大量持有“新三板”挂牌公司股权的主板上市公司,将更加“快捷”地实现投资收益,这对创投类和科技类上市公司将带来更多交易性机会。除紫光股份以外,同样参股绿创环保的北新建材、间接参股合纵科技的中国宝安、参股星昊医药(行情 专区),且为第二大股东的双鹭药业等,都可重点关注。另外,新三板市场的发展将给创投类公司带来新的退出渠道,创投公司所投资项目的流动性进一步加强,投资周期将缩短,风险降低,收益的稳定性增强。 如鲁信创投 (600783)、电广传媒 (000917)大众公用 (600635)、钱江水利 (600283)等。
日累积点击超过80万,国内最受欢迎盘中直播之一!欢迎收看!不容错过!
12月16日实盘直播+牛股狙击(点击进入)
12月12日实盘直播+牛股狙击(点击进入)
12月11日实盘直播+牛股狙击(点击进入)
12月10日实盘直播+牛股狙击(点击进入)
12月9日实盘直播+牛股狙击(点击进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