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什么星座| 快速眼动是什么意思| 30岁以上适合用什么牌子的护肤品| 6月29号是什么星座| exp是什么函数| 大便臭是什么原因| 绿豆汤不能和什么一起吃| 脘腹胀满是什么意思| 夜间胃痛是什么原因| 右边小腹疼是什么原因| 什么腔什么调| 菲妮迪女装是什么档次| 大人发烧吃什么药| 毛囊炎是什么症状图片| 网络cp是什么意思| 学习机什么牌子好| 屁股两边疼是什么原因| 57属什么生肖| 梦见怀孕是什么预兆| 乾元是什么意思| 脾胃虚弱有什么症状| 路演是什么意思| 司令员是什么军衔| 虾青素有什么作用| 街道办事处属于什么单位| 魏征字什么| 苍鹰是什么意思| 荨麻疹吃什么药| 眼底出血有什么症状| 马克笔什么牌子好| 甘油三酯偏高说明什么| 尿隐血阳性是什么病| 热狗为什么叫热狗| 煎牛排用什么锅| 检验科是做什么的| 异类是什么意思| 乳头瘤是什么病| 吹面不寒杨柳风什么意思| 维生素b6是什么| 为什么会堵奶| 阴道出血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风团是什么| 数学专业学什么| 92属什么| 医生助理是做什么的| 后背沉重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5月15日是什么星座| 六月初九是什么星座| 男人要吃什么才能壮阳| 来大姨妈前有什么症状| 梦见粉条是什么意思| 什么孩子该看心理医生| 表面活性剂是什么| 日语为什么| 脾肾气虚的症状是什么| 7月9日什么星座| 哗众取宠是什么意思| 孕期吃什么长胎不长肉| 什么人容易得胆结石| 白带多什么原因| 膀胱冲洗用什么药| 局级干部是什么级别| 3月4日是什么星座| 过什么不什么| 小孩吃什么能长高| 大耳读什么| 3月11日什么星座| 鸡婆什么意思| 周杰伦为什么叫jay| peek是什么材质| 学富五车是什么意思| 肾炎吃什么食物好| 长期湿热会引起什么病| 耳鸣吃什么| 属鼠的幸运色是什么颜色| 清和是什么意思| 红花配绿叶是什么意思| 海带和什么菜搭配好吃| 传导阻滞是什么意思| 庚字五行属什么| 周围神经病是什么病| 蓝莓是什么颜色| 挂红是什么意思| 孕妇感冒吃什么药| diff是什么意思| 守字五行属什么| 梦见蛇是什么意思| 吃桃胶有什么作用| 痔疮肛瘘是什么症状| 让我爱你然后把我抛弃是什么歌| 螨虫长什么样子| 司令是什么意思| 胰腺炎恢复期吃什么好| 口苦口干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开场白是什么意思| 腋臭看什么科| 农历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 吃什么对牙齿好| 孕妇吃火龙果有什么好处| 月经不来吃什么药| 放热屁是什么原因| 牛肉可以炖什么| 健胃消食片什么时候吃最好| 助产学是干什么的| 安徽古代叫什么| 泉中水是什么生肖| 什么原因引起抽搐| 耳朵真菌感染用什么药| 为什么要打胰岛素| 什么是高血脂| 发痧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白细胞加号什么意思| 眼角痛什么原因| 阿米巴是什么意思| 全身水肿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化妆棉是干什么用的| 壑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要闰月| 杏仁是什么| 嘴角裂口是什么原因怎么办| 美眉是什么意思| 前列腺增生吃什么药效果最好| 吃完麻辣烫吃什么补救| 鸟字旁的字大多和什么有关| 怀孕孕酮低吃什么补得快| 9月12号是什么星座| 伊始什么意思| 什么是事故隐患| 嬴荡和嬴政什么关系| 3p是什么意思| 大鱼际疼是什么原因| 薏米不能和什么一起吃| 胃动力不足吃什么中成药| ib是什么单位| 质子泵抑制剂是什么药| p是什么面料| 上海的市花是什么| 无毛猫叫什么| 什么是周边| preparing是什么意思| 手串什么材料的最好| 烫伤什么时候能好| 吃什么能增加免疫力| 苏打水有什么作用| 早晨起来口干舌燥是什么原因| 朋友开业送什么礼物好| 什么是阴茎| 吉数是什么数字| 虚劳病是什么意思| 尿检潜血是什么意思| 优生优育检查什么项目| 爆肝是什么意思| 日本的国宝是什么| 嘉字属于五行属什么| 法西斯是什么意思啊| 什么的雾霾| 杓是什么意思| 令堂是什么意思| 小腿发胀是什么原因| 孕妇吃什么利尿排羊水| 甲亢病吃什么药效果好| 46什么意思| 生气容易得什么病| 小水滴会变成什么| 食物中毒吃什么药| 雅戈尔男装什么档次| 盎司是什么意思| 舌头有黑点是什么原因| 手脱皮是缺什么| 喝桑叶茶有什么好处| ggo是什么意思| 下颌骨紊乱挂什么科| 地下党是什么意思| 慢性胃炎吃什么药效果好| 什么姿势睡觉最好| 烹饪是什么意思| 一班三检是指什么| 自然色是什么颜色| 牙龈萎缩用什么牙膏好| 粉碎性骨折吃什么好| rover是什么意思| pgr是什么意思| 男生属鸡和什么属相配| 乳腺炎吃什么消炎药| 摩羯座跟什么星座最配| 千什么万| 手足口病吃什么药| 纸尿裤和拉拉裤有什么区别| 端午节安康是什么意思| 美国为什么制裁伊朗| 什么是辐射| 百米12秒什么水平| 杏仁是什么树的果实| 口干舌燥吃什么药最好| 血糖低吃什么补的最快| 鼻子肿了又硬又疼是什么原因| 喉咙痛可以吃什么水果| 孕吐吃什么药| 尿胆原弱阳性是什么意思| 什么酷暑| 为什么会感冒| 1995年属什么生肖| 甲减是什么意思| 六字箴言是什么意思| 勇敢地什么| 什么东西补血| 胃肠感冒什么症状| 寸金难买寸光阴什么意思| 蜗牛爱吃什么食物| 总ige高是什么意思| 津液是什么| 浓缩汁是什么意思| 成都机场叫什么名字| 977是什么意思| 阴历六月十三是什么日子| 女人下嘴唇厚代表什么| 钠低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杵状指见于什么病| 痛风可以喝什么饮料| 心梗做什么检查| 微恶风寒是什么意思| 肝脓肿是什么病严重吗| 家里为什么有蚂蚁| 注会什么时候考试| 兆以上的计数单位是什么| 吃什么止腹泻| elephant是什么意思| b超属于什么科室| 房客是什么意思| 幽门螺杆菌阳性什么意思| 结婚5年是什么婚| 中度抑郁症吃什么药| 鼻梁歪的男人说明什么| 一穷二白是什么意思| 户口本丢了有什么危害| cd8高是什么原因| 定性和定量是什么意思| 曹洪是曹操的什么人| 哈密瓜是什么季节的水果| 浙大校长什么级别| ph值低是什么原因| 朝秦暮楚是什么意思| 井井有条是什么意思| 睡觉手发麻是什么原因| 刺激是什么意思| 乙肝核心抗体阳性什么意思| 收录是什么意思| 塞上是什么意思| 鱼刺卡喉咙去医院挂什么科| 低钾血症是什么病| 梦见炒菜是什么意思| 窦骁父母是干什么的| msms筛查是什么意思| 什么什么不生| 秋葵吃了有什么好处| 血白细胞高是什么原因| 参苓白术散治什么病| 什么粥养胃| 脾囊肿是什么病严重吗| 便秘用什么药好| bhcg是什么意思| 鹅口疮是什么样的图片| 肖像是什么意思| 郡肝是什么| 百度
加载中…
个人资料
赵忠心家庭教育
赵忠心家庭教育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4,910
  • 关注人气:7,59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记者访谈”之三:《少子时代如何让孩子幸福》

(2025-08-04 05:35:43)
分类: 记者访谈
分类:访谈录
“记者访谈”之三:《少子时代如何让孩子幸福》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赵忠心访谈录 

少子时代如何 让孩子幸福

新华社记者  李薇薇采访

2004816日新华网直播

 

8月16日15点,赵忠心教授应邀做客新华网,与网友探讨如何为儿童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欢迎大家提问。(赵忠心,著名家庭教育专家,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家长不应急功近利

 

[主持人]:现在,可以说中国大多数的父母非常爱孩子,非常重视对孩子的教育。但是,更多的人苦于找不到良好的方法,而且心有余而力不足,甚至有些人不懂得科学的方法,反而造成一些悲剧。请问,目前家庭教育主要存在哪些问题和误区?家长在日常教育中应该注意哪些原则和基本主要方法?

[赵忠心]:当前中国家长越来越重视子女的教育,这是好现象。但是,现在也存在一些值得重视的家庭教育误区。比如,家长急功近利的思想很严重,只看重孩子的眼前利益,而忽视甚至放弃长远利益,效果肯定不会好。主要表现在几方面:

第一,任意实施超前教育。就是不从实际出发,任意超越孩子的年龄阶段,忽略孩子的年龄特征,让他们学习很难理解、很难接受的东西。比如一岁的孩子就学三岁孩子才该学的东西,三岁孩子学六岁才该学的东西,还没上小学,就拿小学课本知识来学习等等,操之过急,急于求成。

第二,教育内容有很大的片面性,只进行“一半的教育”。比如重视智育,忽视德育;重视知识学习,忽视能力培养;重视书本知识学习,忽视生活常识学习;重视智力因素的影响,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重视灌输,忽视自学;重视特长培养,忽视全面发展;重视营养保健,忽视身体锻炼;重视身体健康,忽视心理健康等等。

第三,家庭教育有学校化的倾向。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模式。家庭教育的特点就是在日常生活当中随时随地进行的一种很特殊的教育。学校教育是专门的教育机构,通过上课和搞有组织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通过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家庭教育则是“遇物则悔”,意思就是在日常生活中碰到什么事,或者正在做什么事,就结合这个事进行相关的教育,这是家庭教育的特点。现在好多家长都像是孩子在学校上课一样实施家庭教育,这是不对的。学校教育是一种“发展状态”,家庭教育是另外一种“发展状态”,这两种教育都应该有,它们相辅相成的,不能重叠。

 

如何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主持人]:网友“扬子饿”问道:在过去教育中孩子有许多宝贵的教材,比如说《百家姓》,《孟母三迁》……那么,目前作为父母,还有哪些途径可以获得教育孩子的方法呢?

[赵忠心]:中国过去是典型的封建家族社会,重视家庭教育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长期的实践过程当中,人们总结出许多很好的经验,通过一些儿童读物或者是教材积累下来。比如,古代的儿童蒙养教材“三、百、千”,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还有“孟母三迁”、“岳母刺字”、“欧母画荻”等家庭教育的故事,这些东西是很有价值的。但是要看到,受到历史和时代的局限,有些东西已经过时了,已经不适合今天了。我们古人遗留下来的一些优秀的东西当然要继承,有些不太适合今天情况的就要扬弃。家庭教育应当继承我们的优良传统,但同时也要改造过去的一些经验,因为毕竟离现在社会有一定距离。所以对过去家庭教育的一些教材、一些经验要有批判地继承。我想,今天更多地还是要学习具有时代特征的一些家庭教育和心理学的科学理论。

[主持人]:网友“天地无垠”问道:您认为为儿童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其中最重要、最核心的可归纳成哪几点?

[赵忠心]:家庭教育是在日常生活当中进行的,给孩子提供一个好的家庭环境是非常重要的。我一直认为,家庭生活环境对孩子就像是物理学习的磁场一样,孩子生活在一个特定的家庭环境里,他会不由自主地按照家庭的期望方向来发展。所以要想把孩子培养好,使孩子的发展符合家长的愿望,符合社会的需要,家长应该努力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家庭环境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有文化氛围。家庭里边要有读书学习气氛。当今社会是知识经济社会,要建立学习型家庭,所以家庭里边要有知识的氛围。

第二,在家庭里,家庭成员的关系要协调,这主要是指的夫妻关系,大人和大人之间的关系。为什么要讲这个?因为现在的家庭比较脆弱,不像过去的传统家庭那么稳固。

家庭对孩子来讲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主要是对未成年人,他们对家庭、对家长依赖性非常大,家庭动摇或者父母分居、离异对孩子影响很大。所以,作为家长,既然生了孩子,就有义务给孩子创造和谐的家庭环境。

第三,家庭环境还包括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关系。过去,中国实行的是封建家长制,家长和孩子的地位不平等,家长与孩子之间不民主。家长对孩子来讲是支配与被支配,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孩子没有独立的人格,是家长的私有财产或附属品;现在,应该是建立平等的民主的父母子女关系。在这样的环境当中成长,孩子也容易接受家长的教育,有自信心,有独立意识,教育效果会很好。

 

家庭教育图书炒作得越厉害你越别买

 

[主持人]:现在家长在学习与家庭教育有关的理论和方法,不少家长自己有选择地阅读一些有关书籍,但是现在许多网民反映有关家教的书籍让人感到无所适从,无从选择。有的书籍互相矛盾:有的让孩子早识字,有的说孩子识字太早会得心理疾病。对这种状况,家长如何分辨家教书籍的真伪?又如何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

[赵忠心]:因为社会上有学习家庭教育知识的强烈需要,这样就会推动家庭教育书籍的出版。近些年来,确实出了很多家庭教育的书,比如中国妇女出版社就出了很多很好的家庭教育方面的书,受到广大家长的欢迎。但是,从整个家庭教育书市来说,由于缺乏必要的监管和自律,还是很混乱的,泥沙俱下、鱼龙混杂,质量参差不齐。现在,让家长们自己来选择书确实有些困难,因为一般家长不是学教育的,缺乏分辨真伪的能力,他们也不能事先把所有的书都看一遍。

家长要想选一本好书的话,首先得有一个平和的心态,我们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家长作为教育者的素质,不是学几个“绝招”来管教自己的孩子。现在好多家长心态不太端正,指望有一本书能指导我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神童,能推出“绝招”一下子就管住孩子。家长有这种心态,有些写书的人缺乏学者的良心,不是引导家长朝着正确的路子走,而是迎合某些家长不正常的心态。你要培养神童,我就来给你一本培养神童的书;你希望早识字,我就给你来早识字的“方案”;你希望有简单易行的“绝招”,我给你一副“万应灵药”。我认为,这样做是不负责任的。家长要想选择一本好书首先要有平和的心态,你看书是要提高自己的素质,而不是学几个“绝招”。

第二,从书的广告词或者封面或者标题上,家长也应当注意分辨。根据我的经验,现在对家庭教育图书炒作得很厉害,不少是“忽悠”家长。按照我的观点,炒作得越厉害的,你越别买;越平实的,你倒可以看看。因为家庭教育是有规律的,要讲科学,不能靠炒作。现在的广告对家长确实影响很大,我们要学会看图书广告,很多的广告是虚假的,有很的“水分”。广告不是合同,广告词也不是“合同语言”,往往有夸大其辞的成分,家长们选哪本书不能只看广告。如果只看广告,迷信广告,十回有八回是要上当的。

第三,家长要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建议家长们参加孩子上学的幼儿园、小学、中学开办的家长学校。一般来讲,学校和幼儿园所传授的知识是比较可靠的,所以应当积极参加,增长点这方面的知识,以提高分辨真伪、好坏的能力,避免盲目性。

   第四,家长要增强自信,积极进行家庭教育实践,就是总结自己经验或者教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也能提高分辨能力。

 

 

 

家长不要把自己的愿望强加给孩子

 

[主持人]:网友“楚人快乐”提出:大多数家长注重孩子的课外学习,这样孩子基本上没有玩耍的时间,好象扼杀了天性。但不让孩子学担心孩子未来没有竞争力。所以家长很迷惑,不知道让孩子快乐地生活还是重视他的学习?我的女儿今年十岁,曾学舞蹈,本只想让她有点舞蹈知识,锻炼身体;但老师却象培养舞蹈家那样要求孩子,孩子本来先天条件不好,失去了信心,也没了兴趣。现在,只要提课外的这种学习,她的逆返情绪特别严重,我不知道怎么办好。

[赵忠心]:现在家长普遍重视孩子的课外教育,这很好,可以促使孩子个性的发展;但是,对教育的理解有些偏差,往往把“教育”的内涵理解得太狭窄。一提“教育”就好像是学什么技能技巧,掌握什么本领。其实,教育的天职是促使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只要孩子能从中获得乐趣,情操得到熏陶,身心发展受益,参加一些课外学习或训练是很好的事。现在,家长让孩子学习画画、跳舞等,普遍的指导思想是要孩子要学一门本领,一种技能,其实,这是一个方面,并不是参加这些课外活动的全部目的。现在,家长对“教育”的内涵理解太狭窄,所以路子走得不大畅通。

提高孩子的竞争力,从根本来讲是要提高孩子的素质。我们整天讲“素质教育”,那么,究竟什么叫“素质”呢?我个人理解,素质不仅仅指的学历,素质就是指人具备不具备发展的后劲。没有发展后劲的,就是素质低,有发展后劲的,素质就高。一个人的素质高低,就看他离开学校、离开老师之后,能不能进一步发挥发展自己的才能。素质低的,学校老师教了10分,他到社会上可能只能发挥8分;素质高的,老师教了8分,他可能发出12分。我们不要过多地追求技能技巧,这是对“教育”的理解太狭窄。孩子发展一些特长是可以的,但是不要强迫,不要把家长的愿望强加给孩子,看孩子自己喜欢不喜欢,让孩子自己选择愿意学的。另外,不要同时发展多方面特长,不要指望“一口吃个胖子”;同时给孩子报太多的班,疲于奔命,会给孩子造成巨大的压力,使孩子反感。

 

警告孩子:不好好学习就如何如何,这不是教育是威胁

 

[主持人]:有几位网友如“年年听春雷”、“老牛拉破车号爱国者”有这样的问题:现在很多家长也很困惑,也觉得不应该给孩子加这么多压力。但是,大环境都是这样,家长也很没有办法。包括送孩子去上各种班,您觉得这算不算家庭教育的内容?还是只是一种特长教育或者是技能教育?家庭教育是重视育人为主还是以育德为主?

[赵忠心]:市场经济社会重要的特征就是处处、时时、事事都有竞争,而且竞争相当激烈。也就是说现在的市场经济社会跟过去的计划经济条件相比,现在生存难度加大了。家长们有切身体验,过去不觉得生存难度有多大,因为端的是“铁饭碗”,吃的是“大锅饭”;最近几年,“铁饭碗”、“大锅饭”被打破了,大家知道生存难了。有一件事给中国人民上了一课,那就是“下岗”。“物竞天泽,适者生存”,优胜劣汰,家长们都比较紧张,有了危机感。紧张心态是必要的,但是现在家长有点过度紧张。市场经济竞争激烈,生存难度增大,这是一个方面;与此同时,也要看到市场经济社会给人们提供了更多的机会这个方面。只看到一面,势必会对孩子期望要求过高,对孩子施加过大的压力,不仅实际的课业压力更大,心理压力更大。

有些家长在马路上走路,一看到卖冰棍的、当装卸工的、送煤的,就对孩子说,你不好好学习,将来就干这个。给孩子描述这样的一个前景:似乎是好好学习就能上“天堂”,不好好学习就要下“地狱”。这不是教育,这对孩子是一种威胁,是一种讹诈。让孩子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战战兢兢地学习,那能学得好吗?所以,对孩子教育不要只讲一面,要全面教育。像这样教育会使孩子过度紧张,读书学习跟体育比赛一样,压力过大,心理负担过重,效果反而不好。孩子们学习是要紧张一点,是要努力一点,但是不能过度,“过犹不及”,太过度会适得其反。最近几年,中国出现好多家庭悲剧,基本原因都是因为学习,比如青海的夏斐事件、金华的徐力事件等,很少有跟品德有直接关系的家庭暴力事件。所以家长的心态很重要,它甚至决定家庭教育能不能成功。所以我反复劝家长们,把心态要放平和,全面地了解社会,全面向孩子传递社会信息。

 

学校、家庭、社会哪道工序都不能少

 

[主持人]:家长应该认识到家庭教育的心态要放平和,但实际上也带来一些问题,如何进行家庭教育不光是家长的事情,也与整个社会大环境有关系。按照中央要求,中央也非常重视,如何给未成年人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强调抓好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个环节。关于家庭教育,中央把这个任务落实到妇联组织,目前全国妇联也围绕着“为国教子、以德育人”的主题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作为妇联这个组织来说,更好地推进家庭教育健康发展,除了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以外,当务之急还需要解决哪些方面的问题?

[赵忠心]2001年,国务院办公厅和党中央办公厅曾经出过一个文件,题目叫《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见》。这个文件中第13条的第一句话就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有责任指导家庭教育。”今年关于未成年人道德教育问题,又改成妇联为主。我跟妇联合作了有二十多年,妇联给我的印象很好,他们很认真、很负责、很努力,也有协调各部门的优势。但是经过二十多年合作,我提出了不同看法。

2000年,我曾经给当时分管教育的李岚清副总理写过一封信,我建议家庭教育工作由教育行政部门牵头。因为家庭教育毕竟是教育,妇联不是教育机构,是个群众团体,有协调能力。事实上,真正落实家庭教育工作,还是要靠教育部门推动。教育部门没有分管家庭教育工作的积极性,全靠妇联一个部门,恐怕不成。如果教育部门不发话,家庭教育指导,家庭教育知识推广普及,不可能直接面对家长。因为推广、普及家庭教育知识主要的途径是靠学校开办家长学校。在那封信里,我讲了中国解放以前,民国年间,就是由教育部指导家庭教育,现在的台湾省至今仍旧延续民国年间的做法,世界各国都是教育部门指导家庭教育。李岚清副总理很赞成我这个观点,把这封信批给了当时的国家教育委员会主任陈至立,这个消息是当时国家教育委员会基础教育司司长李连宁同志亲口告诉我的。但到了2004年的8号文件又恢复了原状。目前,我国的家庭教育事业想要健康发展,迫切需要将立法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中,最好是“自下而上”,由各省市先行探索,制定一些地方性的法规,然后往上推。

 

[主持人]:那么03岁学龄前儿童的家庭教育应该由谁来指导?

[赵忠心]03岁是妇联的主要任务。如果只是通过妇联推动学校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而不通过教育行政部门,肯定不成。妇联要想把中小学生的家庭教育工作抓起来,必须调动教育部门的积极性。妇联可以做一些事情,但是要想把家庭教育知识真正普及到每个家长中,就得靠学校开办家长学校。据我所知,教育行政部门积极性很高的省市、地区,家庭教育指导开展得都很好。如果教育行政部门积极性不高,不参与,不介入,把家庭教育工作全都推给妇联,那当地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都落实得不好。我呼吁教育部,要把指导家庭教育作为自己分内的事情。

我知道,教育行政部门很忙,要抓的事情很多,很杂;但是,要对孩子真正实施素质的教育,光靠学校不成,一定是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相互配合。学校、家庭、社会对孩子来讲,就像是一个“综合加工厂”,缺少哪道工序都不可能培养出具有完整人格的人来。只要有一个文件,明确规定学校要把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作为自己分内的事,每个新学期开始做计划,期末做总结,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开展的情况也作为评价学校工作成绩的一项内容,每个学期结束时都要向教育行政部门汇报,只要做到这一点,那家庭教育工作就做起来了。只是靠妇联是做不到的,因为妇联不是行政机构,它对学校没有制约能力。但教育局说话,学校必须得听。

要理顺这个关系,我不是说妇联不再做家庭教育工作了,就是教育部门前头,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妇联有所分工,比如中学、小学或者是幼儿园,3岁以后孩子家庭教育的指导,主要渠道是通过教育系统办家长学校进行指导;3岁以前的散居儿童,妇联通过协调社区或者妇联组织来进行指导。没有分工肯定不成。只是笼统地说“大家都来关心”,最后是互相推委,谁也靠不住,终究落实不了。

 

我对自己的孩子是“无为而治”

 

[主持人]:网友“北京糖火烧”问道:您是怎么培养自己的孩子的?有没有一些有启发的故事,能不能推荐一些书籍?

[赵忠心]:我讲课时,有的听众就问我,请你介绍介绍你自己是怎样培养孩子的。我有两个小孩,一个男孩,一个女孩。我作为一个教育者,不是给孩子指定一个具体方向让他们走,而是在旁边“顺势点拨”。是“指点”,不是规定、强制,我不能代替孩子自己去选择,去发展。现在,好多家长是按照自己的主观意志给孩子规定一条发展道路,强制或者包办孩子的发展,孩子很被动,没有积极性、主动性,这样效果肯定是不好的。我跟我孩子之间的关系都是比较平等、比较民主的。比如我孩子上学,具体上什么学,上到哪一级,基本上都是由两个孩子自己选择、决定,他们的生存环境很宽松,我从来不强行规定。

我嘱咐我的孩子要向实践学习。我认为人一生当中要读两本书,一本书是“有字书”,一本是“无字书”,“无字书”就是社会实践。我儿子上班以后,调动工作十几次,我说你老调动工作,不专心致志。我儿子不赞成我的说法。他说,爸爸,你这种观念很陈旧。我之所以要调动,是想涉猎更多的领域,以开阔眼界,增加实践机会;我能调动说明我还成,能适应环境的变化,这样也会大大丰富我自己的见识和实践经验。儿子一开始调动还要通过我,跟我打个招呼;因为我老是阻拦他,后来他干脆就“先斩后奏”,调动完之后再跟我说。久而久之,我也习以为常了,便不再干预,随他去。通过反复调动,儿子变得很成熟,我现在基本上不管他。

现在,好多做父母的,总是包办代替孩子的事,孩子自己的事不让他们做主,总是不放心,不放手。说句心里话,这样培养孩子,孩子会很无能,将来你们死都不会瞑目。因为你们老不放手,所以也总不放心。

因为我夫人是教音乐的老师,能歌善舞,女儿有点“音乐艺术细胞”,女孩子长得比较漂亮,从小喜欢跳舞。最初,是在中央芭蕾舞团少年班学习,在学舞蹈的几十个孩子中,是出类拔萃的一个,11岁被选拔到北京花样游泳队当专业运动员。她去时,女儿问我说“爸爸你同意吗?”我说,选择什么道路,什么发展方向,由你自己做主,我不干预,不包办。我只有一个要求,就是干什么就要聚精会神、全力以赴,努力把它干好,不能心猿意马、三心二意,不能动摇,要持之以恒,坚持到底。哪怕你长大以后扫大街,也要全心全意,扫成一流的。

女儿当运动员时,在国内国际的大赛中取得了一些成绩,因为表现突出,退役以后在北京队当了两年教练。有一天,她回来告诉我说,爸爸,我已经退职了。当教练是国家干部,端的是“铁饭碗”,这么大的事,我女儿自己做主了。我没有责怪她,我相信女儿做这样的决定自然是有她的道理的。女儿通过自学考上了大学本科,又到澳大利亚学了MBA。在当运动员、学习、工作当中,完全由女儿自己作主,我的意见只是供她参考。现在,女儿在中关村一个软件公司做管理工作,做得非常好。

我这两个孩子,他们现在的工作我基本不操心。孩子从小让他自己发展,家长在旁边“点拨”,这样成长的孩子,长大以后你会很放心。现在有一句话叫“抱大的孩子”,这样的孩子,将来你是不放心的,因为他们是在家长“卵翼”之下长大的,从来没有自主过,独立过。我这两个孩子,我基本是让他们自主,自己作主进行选择,走自己的路;然后,我在旁边给予点拨,他们听就听,不能听我允许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做。哪怕他们选错了,我也从不责备,给他们创造一个宽松的成长环境。经验是宝贵的,教训也是非常宝贵的。我认为,我的这个教育思想很值得家长们参考的。

 

不要太早确定孩子的兴趣方向

 

[主持人]:网友“坛子”问:我小孩37个月,我想教他学棋类,以培养记忆力、推理能力、判断能力和定性,这样好不好?我现在在他面前吹拉弹唱,以引起他的兴趣,但他总是拿这些乐器当玩具。我是随他自己还是严格要求呢?

[赵忠心]3岁的孩子,现在要想把他的兴趣方向确定下来,为时过早。家长处心积虑地让孩子学这学那,从这里看,有点“对牛弹琴”的意思。我想,3岁以前的孩子,有兴趣也是很肤浅的,兴趣广泛,但很不稳定,过早确定发展方向不太现实。在3岁以前对孩子进行教育,有这么几个任务。第一,保证他身体健康。这是最重要的,健康第一。第二,心理健康,培养好性格。第三,学好本土语言。对中国的孩子来讲就是学好汉语,主要是口头语言。第四,学习一些行为规范。日常生活当中常用的一些行为规范,比如说有礼貌,如何跟人打交道,学会谦让,学会守纪律等等。

 

[主持人]:网友“lhb1995”提道:有一本书叫做《每天进步一点点》,里面的家长为了教育她的孩子,每个星期给孩子寄一封信,是包含母亲心语的精神粮食。请问像这种教育方式仅仅适用于不在身边的子女教育,还是同时适用于在身边子女的教育?

[赵忠心]:这本名为《每天进步一点点》是中国妇女出版社出版的,我写的序言。这本书是很好的、很有价值的一本书。这本书的作者是武汉一个大学的一名普通工人,是一个单亲家庭,她的儿子在乌克兰学习钢琴,很有成绩,多次获奖,曾经受到乌克兰总统的接见,是很有前途的一位钢琴青年。因为她的儿子在国外,妈妈在国内,妈妈虽然关心孩子的成长和教育,但是鞭长莫及。她就采取了一种办法,通过网络,每周给孩子写一封信。她写信不是简单地说教,往往是通过看了大量的材料以后,结合孩子的实际,选择一些典型人、典型事,同时她妈妈也发表一些看法,一并发给孩子。这种教育方法对她的孩子教育效果非常好。因为在国外学习,家里条件又不允许他经常回来,家长要尽教育孩子的责任和义务,所以她就通过这种方式。

通过写信教育孩子是中国传统的教育方式。因为中国古代父亲做官、做事都是在异地,不带家眷,所以他们教育孩子都是通过写信或者写诗、写文章,来尽父亲的教育责任。我在1997年曾经出版过一套“中国家庭教育丛书”,其中就有一本书名为《古今名人教子家书》,专门介绍中国从古到今,名人是如何利用家书教育子弟的,大家可以看一看。书信很正规,内容都是家长深思熟虑的,对社会人生的真切体验,孩子会很重视,视为珍宝。过去不是有“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说法吗,这是说十分难得。用书信的方法教育孩子,就是在一起生活的话,有时候也需要。有时候,我们口头上给孩子进行教育,说过就过去了,不能反复回味。而且有时候面对面,在气头上一些话说出来,听起来不太好,难以接受。如果用书信,把自己的意思传达给孩子,以表达家长的重视,有时候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家长可以用平和的心态把自己的愿望、想法传达给孩子,这样对教育和引导孩子,往往不会走偏。我建议,有些事估计一谈就“崩”的情况下,写封信也许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希望能试一试。

 

 

 

不能把看电视作为学习的主要途径

 

[主持人]:网友“北京糖火烧”又问:现在很多孩子都很喜欢看电视,对读书本身不感兴趣,但是电视学习又代替不了书本学习,请问如何培养孩子爱读书的习惯?

[赵忠心]:电视是很实用的大众传媒,传播的信息量很大,传播也快,及时。有人讲过,现在的孩子通过看电视,一个月所获得的信息量,大概相当于他爷爷那辈人一辈子获得的信息量。这不是夸大其辞。但是,电视所传播的信息往往比较直观。用我的观点来讲就是比较“肤浅”。我们读书并不都是像看小人书那样很直观的东西,我们要系统掌握一些知识,光凭看电视是不能获得系统的知识、达到提高素质的目的。因为电视主要的功能是娱乐,其次有一些教育功能,不能把电视看成主要的教育手段。

电视对孩子的吸引力很大,孩子如果缺乏自制能力,看上瘾以后往往欲罢不忍,欲罢不能,弄不好会荒废学业。我们不能杜绝孩子看电视,但是也不能由着孩子的性子随便看,走两个极端都不好。对孩子看电视应该有所限制和要求,不仅要选择看电视的内容,也要限制一定时间,要分清主次。孩子上学以后,主业是学习,不能把看电视放在主要地位。另外,看电视获得的知识不能代替读书。不管现代化的传媒有多发展,都不能代替读书。传媒上的有些东西是为了引起观众的兴趣,带有一定的炒作的性质,因为它的主要功能不是教育,不是传授知识。有时候,也会传递一些错误信息或不大科学的知识。比如现在古装剧,好多都是“戏说”,用有趣的情节吸引观众,但不见得符合历史史实。好多人把看电视就当学历史,这是不行的,很可能被误导。因为好多是违背史实的。有些边远的地方,很闭塞,信息不发达,很多孩子就信以为真。所以,不能把看电视作为学习的主要途径,还得通过读书学习,因为书一般还是比较严肃的。

 

教育孩子家长人格很重要

 

[主持人]:网友“hancheng”问道:您认为影响一个儿童发展的重要因素有哪些?您作为做家长应该怎样为儿童提供一个成长的环境?

[赵忠心]:影响孩子发展的因素,从心理学、教育学角度讲有三个方面。第一,遗传。第二,环境。第三,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这三点是缺一不可的。还有人讲四个方面。第一,遗传。第二,环境。第三,教育。第四,自身努力。我认为,从家庭教育来讲,对孩子的影响因素也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家庭的传统,家长的素质——素质包括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家庭关系、家庭结构和规模,家长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和手段等等。但是,影响孩子成长的最重要因素就是家长的人格。在这里,我不得不谈一谈《每天进步一点点》这本书,作者是吴章鸿。她的文化水平并不高,高中毕业,但是她的孩子现在乌克兰上本科,准备要到德国读钢琴硕士。我跟她谈过很多次,也看过她写的一些材料,她的儿子成长得很好。那么,吴章鸿靠的是什么?她一没有地位,二没有金钱,也没有过高的学历。她靠什么培养出这么一个很优秀、很有发展前途的孩子呢?主要是靠家长的人格因素,这在教育因素当中最重要的一点,可以说是教育因素当中的精品。家长的人格不好,就不可能教育出人格好的孩子来。

古《三字经》中说:“窦燕山,有义方,教无子,名具扬。”他把五个儿子都培养成了人才,有好几个当过宰相。他凭什么?我看了好多材料,我也得出一个结论。窦燕山出身是个富家主,他原来品行不太好,借给人家粮食时用小斗量,人家还时他就用大斗量,占人家的便宜。他到了三十岁的时候还没有一个儿子。过去有这样的说法:“三十岁不得子,巴巴结结一辈子。”他为自己后半辈子担忧,非常着急。那时他父亲已经死了,有一天晚上做梦,他父亲托梦说:“你这小子,从小时候心术就不正!如果不痛改前非,你将会终生无后代,成为绝户头!”父亲的托梦,把他吓的出了一身冷汗,从那以后他就洗心革面,痛改前非,重做新人,开始学好。他拾金不昧,住店时拣了钱袋子等了一整天归还失主;乡亲中因贫穷娶不起儿媳妇、聘不起闺女的,他慷慨解囊,无私资助;他家里办的私塾,免费招收缴不起学费的穷苦家庭的儿童入学……他总做好事,不再做坏事。结果没几年,就一个接一个地生了五个儿子。

窦燕山怎么具体教育孩子,书上记载的并不多。就是家里规矩很严,秩序很好,男耕女织,各负其责,各得其所。在和睦的家庭生活当中,孩子就逐步成长起来了。我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窦燕山之所以能把五个儿子培养成才,最要紧的就是他的人格起了作用。家长的人格是巨大的无形的教育力量,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教育因素。他原来是那么一个让人讨厌的人,后来他变成了一个人人都说好的好人,所以在五个孩子成长过程当中,杜燕山后来的人格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家庭教育当中,要想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家长自己首先就应当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是最为重要的。

 

对孩子教育主要是身心健康发展,为今后发展打基础

 

[主持人]:网友“蓝色人鱼”问道:请问对孩子的教育是越早越好,还是在孩子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度过童年?“快乐”和“责任”哪个更重要?如果让孩子快乐,是不是意味着对孩子不负责任?

[赵忠心]:这还是对教育内涵的理解问题。当然教育越早越好,最好从零岁开始。但是我讲的教育跟有些家长理解的教育不太一样,一说到“教育”,家长就觉得是读书、识字、背古诗、读外语等等,这些只是教育的一部分。教育要早抓,但不一定要学知识、技能。从孩子一出生就应该对他们教育。比如孩子生下来,母亲抱着,使孩子享受“肌肤之亲”,父母逗孩子乐,让孩子看小动物,看有趣的图片,这是一种“情感教育”,不要以为教育就是学什么具体的知识和本领。

俄国曾经有人请教过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先生。有一天,一个妇人抱着自己的孩子去问他,应该什么时候开始对孩子进行教育?他问孩子多大了?那母亲说,我的孩子刚生下来三天。巴甫洛夫说,你已经晚了两天半了。巴甫洛夫讲的“教育”绝不是读书识字之类。家长一定不要把教育理解得太狭窄、太偏激。对孩子教育主要是身心健康发展,为以后的发展打一个基础,它是一个奠基工程。

 

对家长的忠告:培养孩子应注意四原则

 

[主持人]:最后请您跟我们的网友讲一讲家庭教育中最应该注意哪些原则和准则,以及对家长有什么忠告?

[赵忠心]第一,社会发展到今天,已经进入了一个“少子时代”,就是孩子的数量越来越少。过去中国家庭的孩子很多,人们的观念就是“养儿防老”、“儿孙绕膝”、“多子多福”,追求数量。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素质的提高,生育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人们逐步把追求孩子的“数量”逐步转移到追求孩子的“质量”上。都希望孩子要少生,但是要提高质量。这是一个重大的变化,这也是一个可喜的变化。究竟我们怎么样培养孩子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我想,我们培养孩子首先应该有一个目的,作为家长来讲,培养孩子的目的是什么?我个人认为,我们的目的就是让孩子生活的比我们还要幸福。现在家长们考虑、设计得太过具体,让孩子们做什么,学什么,发展什么特长,上到哪一级学校,从事什么职业,这有点太盲目。因为现在社会生活和环境都很复杂,也就是说影响孩子成长和发展的变数越来越多,越来越难以预测和控制,不是说你想怎么着,将来就会怎么样。我们有一个大体的方向,就是让孩子幸福。什么才是幸福呢?我理解的幸福就是他既能够享受高度的物质文明,也能享受高度的精神文明,这样的人才是幸福的人。

第二,具体怎么培养教育孩子,选择教育方式方法、选择教育内容,确定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时候,应当有所依据,不能说脑瓜一热或者根据家长自己的经历、主观看法来选择内容、方式方法和培养目标。要根据什么呢?根据社会需要。家长首先要树立这么一个思想:“立足家庭,面向社会。立足现在,面向未来。”因为孩子将来能不能立足社会,有所作为,要看社会的需要,根据社会需要培养造就孩子;孩子将来是不是能成才,那是一二十年以后的事,不仅看到社会的现实,也要展望社会的未来,看社会怎么发展,要有预见,有远见,使孩子将来出去以后,别落伍,别被社会淘汰。所以,家长应该树立这么一个观念。

第三,家长培养孩子一定要从孩子的实际出发,尊重孩子的年龄特征,尊重孩子的个性特征,不能完全从家长的主观愿望来进行培养教育。就是我们常说的从实际出发,按照孩子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个性特征对孩子循序渐进,因材施教,不要急功近利,不要急于求成,操之过急,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使孩子按照自己的发展规律来发展。“欲速则不达”,拔苗助长,肯定适得其反。不要以为循序渐进就是慢了,循序渐进并不是消极的,而是积极的。不光是教育孩子,做任何事都要这样。充分认识和尊重孩子的个性特征,因人而宜,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挥优势,而不是“扬短避长”,不要强制孩子做他们不乐意做的事,发展孩子不具备条件的特长。

第四,培养教育孩子不要单纯靠说教。中国的家长说教比较有特长,我发现有的家长一说孩子,我说“你都超过老师了”。意思就是说教太多,实践太少。要让孩子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要给他创造机会,让他去实践,让他去做事。我特别主张孩子向实践学习,在实践当中总结经验、总结教训,这样会发展得扎扎实实。这也是现代社会家庭教育开放性的一个特征,不是完全由家长来说教,而是把孩子推向社会、推向实践,以社会为课堂,以实践做依托,在实践当中学习,这也是家庭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

 

自制力十分重要,家长要学会锻炼孩子拒绝诱惑的能力

 

[红叶路]:赵老师:我的孩子秋天上4年级,自制力非常差,宁可受批评也要在学习时开小差玩或看课外书,家长、老师都很头疼,该如何教育?谢谢!

[赵忠心]:人的自制力,就是自我克制能力,就像汽车的刹车系统,只有动力系统没有制动系统,汽车就不能开到马路上去,开出去肯定要出事故。人也是这样,缺乏自制力,为所欲为是不行的。人的意志力表现在两个方面,决定达到某种目的,克服困难努力去做,这是一个方面;想做,但不允许做,不能做,须克制自己的欲望,也是一种毅力,这也是一种意志力。这种能力的培养不能只靠讲道理,还需要实际的训练。给孩子创造一些特定的情景,考验、锻炼孩子拒绝诱惑的能力。孩子如果表现出来成功拒绝诱惑,要及时寓意肯定,让其体验成功的愉悦。反复这样训练,就会逐步强化自我克制能力。

家长必要的管理和限制也不能忽视。当今社会确实诱惑太多,需要具有很强的克制能力,比如上网聊天,游戏等等,很多孩子出事与这些有关,有的因为缺乏这种克制的能力而误入歧途。家长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强管理,不能放任自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三个女是什么字 平台期是什么意思 单硬脂酸甘油酯是什么 逍遥丸治什么 孕酮偏低是什么原因
孤辰寡宿是什么意思 预防医学是干什么的 颠覆三观是什么意思 脱臼是指什么从什么中滑脱 尽性是什么意思
7月2日什么星座 pt是什么元素 去医院看乳房挂什么科 大便颜色发绿是什么原因 手机充电慢是什么原因
肥皂是什么做的 贵州有什么 1993年属什么 骨钙素低是什么原因 为什么月经一次比一次提前
脚底红是什么原因hcv7jop9ns7r.cn 梦见掉牙齿是什么意思zhongyiyatai.com 老班章是什么茶hcv8jop5ns4r.cn 未可以加什么偏旁hcv8jop6ns2r.cn 宝宝什么时候长牙hcv8jop6ns4r.cn
东字五行属什么hcv9jop3ns1r.cn lu是什么单位hcv8jop0ns8r.cn 大寒吃什么hcv9jop6ns4r.cn 学业是什么意思hcv8jop9ns7r.cn 什么人容易得老年痴呆hcv7jop4ns7r.cn
香油吃多了有什么害处dayuxmw.com 伤口结痂为什么会痒hcv9jop6ns0r.cn 什么植物好养又适合放在室内hcv9jop6ns3r.cn 舌头有问题应该挂什么科hcv9jop2ns2r.cn 诸葛亮是什么星座hcv9jop6ns3r.cn
痛经喝什么药wuhaiwuya.com 昭觉寺求什么最灵验hcv8jop0ns7r.cn 胆固醇低是什么原因creativexi.com 拉肚子低烧是什么原因hcv9jop4ns5r.cn 广州立冬吃什么cl108k.com
百度